网站首页综合新闻十大育人通知公告制度文件师德师风一线风采理论园地能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三全育人>>十大育人>>文化育人>>湖湘文化专栏 >>正文
  新闻浏览

【凤凰网湖南】助力国际博物馆日 打响湖湘文化品牌 ——湖南博物院推出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2024-05-20 09:59:41 来源: 浏览:

发表时间:2024年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承担着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结合本届主题,湖南博物院携手数家机关单位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文创品牌、教育研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创新形式拓展服务人群、扩大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在丰富多元的活动中践行博物馆的研究与教育使命。

历史与科技的交汇:“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全球首发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恰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它以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出土时的头部扫描X光片为主要依据,最大限度复原了其容貌。

去年10月,湖南博物院启动“辛追夫人”3D数字人项目,利用AI技术,在医学、影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协作下,全方位还原辛追容貌。湘博专门邀请了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为首的国内外一流专家参与复原。专家团队通过X光片、现场观察及模型测量,反复精密计算以得出辛追夫人头骨结构形状及五官比例关系,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形成了其生前容貌雕塑。

长沙数字鲸鱼科技有限公司对上述容貌雕塑进行了数字化复原。其运用超写实数字人技术,通过高精度人体建模还原微小的生物特征,实现毛孔清晰可见;其团队还使用了运动捕捉技术来捕捉真实人体的动作、姿态、表情,将其应用到数字人身上。

后续,湖南博物院将联合上海我赏科技有限公司,集合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资料、历史记载资料、考古研究成果等进行信息化处理和大数据训练,拟最终形成一个可与现代人对话的AI智能体,预计下半年推出。作为全球首个基于2000年前保存完好的湿尸而打造的虚拟数字人,这一AI智能体将可以进行多轮、长周期记忆(对话),能用2000余年前的时代认知与现代大众进行多模态、多模式互动,为人们打开一窥历史的珍贵视窗,在考古学、人类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5月20日至6月中旬,湖南博物院辛追数字人形象上线长沙地铁文昌阁站,届时,观众能够在文昌阁地铁站的立柱电子屏幕上欣赏到辛追夫人的虚拟形象,一起享受一场穿越古今、亦真亦幻的沉浸之旅。

“邮”你同行,博物新篇:《博物馆建设(二)》纪念邮票首发暨揭幕仪式

5月18日上午,由湖南博物院、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主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市分公司承办的《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首发暨揭幕仪式在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一套5枚,其中第四枚为湖南博物院,其余分别为中国考古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与三星堆博物馆,全套邮票面值6.00元。该套邮票采用主附票设计形式,主票体现了5座博物馆建筑特色,简洁雅致的色彩、清晰有力的线条,彰显出稳定而极富张力的建筑美感;附票为各馆推荐的重要文物,展现出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承。第四枚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附票表现商代皿方罍,该方罍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17日,湖南博物院联合腾讯游戏《英雄联盟手游》开展“数字+文化”文创合作,湖南博物院院藏文物唐摹《兰亭序》黄绢本书法精髓融入游戏元素,带来了“兰亭墨韵”国风系列皮肤,通过将游戏体验与书法文化紧密结合,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游戏中感受《兰亭序》书法艺术的独特意境和魅力,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文博教育新模式:教育中心推出多元化主题系列活动

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湖南博物院推出系列专项活动,从教育资源转化、馆校合作共建、品牌教育活动三大板块入手,为人民群众提供终生学习、跨地域全时段学习的博物馆学习新模式。

在教育资源转化方面,5月18日,湖南博物院与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出品的“好好学习之长沙马王堆汉墓历史线上课程”正式对外发布。该课程是我院倾力打造的首个文博学习IP,长沙马王堆汉墓历史线上课程是该IP旗下第一个立项的线上课程。课程以《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书籍内容为基础,采用双师授课的模式,由专家、教育员与学校教师共同介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等知识内容,让更多中小学生、历史与文博爱好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千余年前楚地汉朝贵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趣等知识,对传播汉代文化、增强影响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开发文博课程,在5月16日,湖南博物院联合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手语导览服务项目捐赠仪式,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湖南博物院无偿捐赠32条手语导览视频,并于当天在湖南博物院官方平台同步上线投入使用。该项目能够帮助听障朋友用双眼“听懂”文物和文化,帮助他们感知历史文物精粹,了解湖湘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馆校合作共建方面,5月16日,在湖南博物院国宾厅举行湖南博物院馆校共建大学生综合实践与研究基地签约仪式;5月17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馆校合作共建签约活动。开展馆校合作共建,能够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充分体现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科学性和创造力。

在品牌教育活动方面,湖南博物院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社教展示区内,以两大基本陈列内容为依托,结合“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大主题推出了极具交互性与趣味性的教育体验活动。一系列多层次、多形态、多类别教育活动的开展,让众多观众在文化传承与文化陪伴中开启了一日美好博物馆之旅。

博物馆学的力量:“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发布会

5月14日上午,博物馆学的力量——“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发布会在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发布会为观众呈现了“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的8册丛书,其中《博物馆基础》《博物馆管理手册》《20世纪西方博物馆研究著作指南》《全球最佳遗产利用案例集(一)》这4册丛书已经出版。活动中,与会嘉宾们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通过“主题对话”的形式,分享了书系诞生的背景、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与研究的现状、博物馆学理论与中国博物馆发展事业有机结合等议题的看法。

本次发布会恰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嘉宾们通过精彩的互动发言拉近了现场观众与博物馆学之间的距离,并向公众普及了博物馆运营、管理、研究等相关的知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了博物馆的运营逻辑和背后故事,并鼓励广大青年研究人员积极投身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和发展事业。(徐婧彤)

来源:凤凰网湖南


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