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中国足球彩票_澳客彩票网-app官方下载学风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卓越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文件和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风建设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基础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教育引导,优化创建考评,建立健全学风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学校卓越学风养成,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总体思路
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解决学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为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推行“六为、六以、六促”的学风建设模式,形成独具特色、成效明显的学风建设品牌。
三、工作机构
组 长:校党委书记、校长
副 组 长: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的副校长
成员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教育教学部、质量监控与发展规划处、团委、督查处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和校教学督导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主要负责牵头执行学校党委行政有关学风建设的决议,协调推进全校的学风建设工作。
各学院负责制定本学院卓越学风建设方案,成立学院卓越学风建设工作组,由学院院长、书记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卓越学风建设工作组主要负责本学院的学风建设总体规划、活动安排,统筹推进学院学风建设各项工作。
四、工作举措
(一)坚持思政为先,以导促学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根源正学风,激发起学生学以报国的内在动力。
通过“青马”工程、周边红色教育资源、“学习强国”等平台,持续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构建“校、院、班”三级爱国主义育人模式。利用“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化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朋辈引领示范,教育引导学生爱祖国、听党话、跟党走。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网络思政教育,把握网络育人主动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创新,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精神家园。
(责任单位:宣传部牵头,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各二级学院协同配合。)
(二)坚持教学为基,以教促学
以教促学,弘扬教育家精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励教师真正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优良教风激发卓越学风。
严格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变革。以课堂教学管理为切入点,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精准掌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式改革,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严格师德师风管理,倡导教师坚持德技并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形成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推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通识教育互融,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执行教学督导、质量评价、教学检查、评教听课、事故认定等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资料、考试试卷、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指导情况,做到以查促改、以查促教。
(责任单位:教务处牵头,质量监控与发展规划处、学生工作部、人事处、教学督导团、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
(三)坚持管理为要,以管促学
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工作一线,优化考核机制引导辅导员做好学风建设等工作,持续落实“三联系”工作制度,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以管理服务促学风。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学籍管理、课堂班级管理等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深入学生当中研判学生学习动态,将学风建设融入宿舍文化建设之中,实现学院、班级、宿舍三点联动。学风督查组应充分发挥作用,按时检查学生班级上课情况,重点检查上课玩手机、睡觉、迟到、早退、旷课、代课等现象,保证课堂“三率”(到课率、抬头率和前排就座率),将检查结果作为学生综合测评、推优入党、奖助学金和优秀评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对于经常无故旷课、自由散漫的学生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牵头,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团委、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
(四)坚持能力为重,以赛促学
以赛促学,院校联动开展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着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科竞赛促学风。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品牌赛事和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统筹管理、科学激励、精心组织。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支持,激励大学生产出更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持续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老师和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指导、培训和支持。将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和科技创新活动成效与综合测评、评优评先、学分认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成果为导向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多措并举增强学生就业意愿。
(责任单位:教务处牵头,团委、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
(五)坚持诚信为本,以考促学
以考促学,坚持“严”字当头,完善学考联动工作机制,严肃学生考试纪律,严格落实考务管理,引导学生端正考风、杜绝考试作弊,弘扬诚信考试美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以严肃考风促学风。
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各类证书考试目标,科学谋划、认真备考。对考研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指导。开展诚信活动月,加强诚信主题教育,组织学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强化学生诚信应考观念,打好学风考风建设先手牌,突出考风考纪抓早抓小,坚持早预警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扎实做好考前预警、考场巡查、考场清理、作弊行为处置等工作,强化考风考纪,杜绝学生侥幸作弊心理,全方位保障考试考核与专业学习依规有序开展。加强学业帮扶力度,发挥朋辈辅导作用,通过开展晚自习、课后答疑、日常课业辅导、“一对一”学业帮扶等方式,邀请专业课教师、优秀学生进行学习经验分享、学习习惯养成训练等,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力”,提高考研上线率。各学院要及时跟进考前、考后帮扶情况、家校联络情况等,切实提高期末考试通过率、优秀率。
(责任单位:教务处牵头,学生工作部、团委、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
(六)坚持典型为范,以评促学
以评促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各类优秀集体、个人评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动力,以评优评先促学风。
建立全校评优评先组织机构,健全师生激励机制,完善“五育并举”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加强制度保障。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卓越学风建设月”“学霸笔记”等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培育和选树优秀师生典型,发挥“卓越学风班级”评选的激励作用。将学风表现、学习成绩作为重要标准纳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助学金、共青团等集体和个人评选及表彰,形成争先创优、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对学风卓越的班集体,评选指标适当上浮。将学风建设成效作为“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评选的重要参考,积极开展“文明课堂”“文明寝室”评选。进一步加强榜样示范教育和宣传力度,开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宣讲报告会,充分利用易班和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思政教育辐射作用,引领全校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牵头,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学校党政领导亲自抓学风建设,对学校学风建设负总责。学生工作部牵头推动学风建设,负责学风建设的方案策划、任务分工和事项安排,开展学风建设的宣传、检查、督促和考核工作等。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学风建设负有宣传、推动、协调的责任。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将学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生骨干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带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表率作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学院要落实“六为六以六促”要求,高度重视、认真动员、科学部署,建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学院卓越学风建设工作组,贯彻落实学校有关部署,并结合学院特色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学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以典型带学风,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促进卓越学风形成。
(三)完善机制,注重考核
把学风建设作为学院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评选优秀集体和个人时要把学风建设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加强学风建设成效考核。实行过程管理,经常性开展学风督查,对学风建设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和检查、考核。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风建设,落实“六为六以六促”要求,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其他方案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本方案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附件:1.卓越学风建设任务分工表
2.“文明课堂”创建标准
3.“文明寝室”创建标准
4.二级学院卓越学风建设考评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2:
“文明课堂”创建标准
1.教师标准要求:“四要、四不能”
——课前备课:要认真负责,不能消极敷衍,拒绝“老黄历”教案,增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系统性;
——课堂管理:要态度从严,不能自由放任,拒绝放任不管,增强课堂管理的温度和掌控力;
——教学氛围:要生动活跃,不能死水一潭,拒绝“照本(屏)宣科”,增强教学过程的力度和参与度;
——课堂效果:要务求质量,不能懈怠倦怠,拒绝“水课”“清考”,增强教学活动的效度和吸引力。
2.学生标准要求:“三要三不”
(1)要举止端庄、向老师问好;主动整理好讲台、黑板、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帮助教师做好上课准备;
(2)要提前进入教室,有序前排就座;将手机应保持关机或静音状态,放入手机收纳袋。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做好课堂笔记,主动呼应教师的教学活动;
(3)要自觉保持教室干净整洁,下课后主动对座位进行清理、自觉将杂物和垃圾带出教室,关闭灯、多媒体等电器。
(4)不化浓妆,不穿拖鞋、背心、吊带、超短裙(裤)进入教室;
(5)不迟到、早退、旷课,因病、因事无法上课需履行请假手续,各班级建立并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
(6)不在课堂打瞌睡、玩手机、闲聊、喧哗、打闹、随意走动或进出。
附件3:
文明寝室创建标准
1.思想政治好
宿舍成员思想进步、政治坚定、团结友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
2.学风建设好
宿舍成员勤奋学习,共同进步,积极参加各类文体运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文明素养好
宿舍成员自觉遵守国法校纪和学校各项管理规定,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得体;积极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有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舍风优良;
4.环境卫生好
宿舍整洁美观、干净清洁、无异味,物品摆放规整,无乱摆、乱贴、乱倒、乱拉、乱钉、乱画等现象;
5.安全素养好
宿舍成员安全意识强,无浪费水电、违规用电、乱点烟火、私藏刀具等现象,无发生电信诈骗、打架斗殴、违规违纪等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