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质量标准
作者: 时间:2012-05-22 点击数: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质 量 标 准 
             | 
        
| 
             课程设计准备 
             | 
            
             教学文件 
             | 
            
             有科学、规范的课程设计管理制度,各专业有符合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规范、完整,符合实践教学基本要求,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 
        
| 
             师资力量 
             | 
            
             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具备主讲本门课程的教师资格;指导教师数量满足课程设计指导要求。 
             | 
        |
| 
             物质条件 
             | 
            
             仪器设备、场地、经费等条件能满足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文献资料充足,较好地满足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 
        |
| 
             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 
            
             选题 
             | 
            
             题目设计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门课程教学要求,能紧密结合生产、科研、管理、社会工作等实际;同一选题的学生数不超过8人。 
             | 
        
| 
             教师指导 
             | 
            
             指导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教书育人;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保证充足的在岗指导答疑时间;因材施教,鼓励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 
        |
| 
             学生工作状况 
             | 
            
             绝大多数学生按进度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工作量,学习态度积极主动。 
             | 
        |
| 
             成绩评定 
             | 
            
             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成绩记载规范。 
             | 
        |
| 
             材料存档 
             | 
            
             学校、系部能够认真总结课程设计工作,对课程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课程设计工作各类教学资料齐全、规范,上报及时。 
             | 
        |
| 
             课程设计效果 
             | 
            
             设计质量 
             | 
            
             大多数学生的设计说明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书写工整,图纸(表)整洁、规范,符合行业技术标准。 
             | 
        
| 
             能力水平 
             | 
            
             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设计、实践能力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 
        |
| 
             创新性 
             | 
            
             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知识,设计(实验)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 
        

